香港人很少吐槽房价高?揭开背后的深层原因

搜狐焦点梅州站 2025-09-25 10:27:20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不少来香港考察楼市的朋友都会问我:“香港房价这么高,为啥很少听到本地人抱怨?”其实不是香港人不觉得房价贵,而是他们有一套应对高房价的“生存逻辑”,背后藏着住房体系、资产观念、社会福利等多方面的原因。今天我就结…

不少来香港考察楼市的朋友都会问我:“香港房价这么高,为啥很少听到本地人抱怨?” 其实不是香港人不觉得房价贵,而是他们有一套应对高房价的 “生存逻辑”,背后藏着住房体系、资产观念、社会福利等多方面的原因。今天我就结合在香港生活多年的观察,跟大家唠唠这事儿。

首先得说香港的 “双层住房体系”,这是本地人不怎么抱怨房价的核心原因。香港政府把住房分成了 “公屋” 和 “私人住宅” 两类,公屋专门给中低收入家庭提供,租金低到让人惊讶。比如一套 40 平的公屋,每月租金只要 1500-2500 港元,而同区域的私人住宅租金至少要 1.5 万港元以上。我有个香港本地朋友,在观塘住公屋,一家三口住 50 平,月租 2200 港元,他自己在酒楼做厨师,月薪 2.5 万港元,房租只占收入的 8.8%,压力特别小。而且公屋的申请门槛不算高,只要家庭月收入低于 3.2 万港元、资产低于 84 万港元,就能申请,现在轮候时间虽然要 5 年左右,但大家知道 “有盼头”,就不会对高房价过度焦虑。

除了公屋,还有 “居屋” 作为过渡 —— 居屋是政府补贴的商品房,价格比私人住宅低 30%-50%,比如同区域私人住宅卖 800 万,居屋可能只要 500 万,而且可以申请低息按揭。我邻居阿姨 2018 年申请到沙田的居屋,55 平花了 480 万,现在市值已经涨到 650 万,她常说 “政府给了我们上车的机会,不用跟人抢私人楼”。香港大概有 45% 的人住在公屋或居屋,这部分人完全不用承受私人住宅的高房价压力,自然不会抱怨;而剩下住私人住宅的,要么是高收入群体,要么是早年已经买房的人,对房价的敏感度也没那么高。

其次是香港人 “以房养老” 的资产观念,很多家庭把房产当成 “传家宝”,早年买的房子早就升值翻倍,根本不愁房价高。比如我认识的一位茶餐厅老板,1998 年在油麻地买了套 60 平的房子,当时花了 200 万港元,现在市值已经涨到 1200 万,翻了 6 倍。他儿子结婚时,把这套房子抵押,又贷了 500 万,在九龙塘买了套更大的房子,自己则搬到郊区租了套小公寓,租金用老房子的租金覆盖,还能剩下不少钱。香港的房产不仅是住所,更是 “抗通胀工具”,很多家庭通过房产增值实现了财富积累,就算现在房价高,他们也是既得利益者,反而希望房价稳定上涨,而不是抱怨。

想要了解香港买房投资、保 险、读 书 和 香 港户 口,可 以 添 加 我 的 微 信 : ypsgf9999 专业/分析内地人怎么在香港买房?以及每一个香港楼盘有哪些优点缺点、香港房产投资政策、银行贷款政策、入户,入学、都给您讲解的实实在在。博主专注香港房产10年,向每一位客户传达真实有效的信息,如 果 需 要 了 解 更 多 的 话 请 添 加 + 我 的 信 : ypsgf9999 我 沟 通,解 决您 一 站 式问题疑惑。

而且香港人对 “居住空间” 的预期和内地不一样,他们早就习惯了 “小而精” 的居住环境。在内地,大家可能觉得 90 平才算刚需,但在香港,40-60 平的房子就能满足一家三口的需求。我有个香港同事,在铜锣湾住 45 平的两居室,客厅放了沙发和餐桌,卧室刚好放下 1.5 米的床,还做了很多收纳柜,把空间利用到极致。他说 “住得近比住得大重要”,这套房子步行 5 分钟到地铁,上班只要 10 分钟,虽然小,但通勤方便,生活配套齐全,他觉得很满足。这种对空间的低预期,让香港人对高房价的容忍度更高 —— 毕竟买个小一点的房子,总价还在可承受范围内,没必要过度抱怨。

还有香港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减少了大家的后顾之忧,不用把所有钱都砸在房子上。比如香港的公立医疗几乎免费,看病只需要付 50 港元的门诊费,住院每天也只要 120 港元;教育方面,从幼儿园到高中都有政府补贴,公立学校学费全免,还能申请助学金。我朋友的女儿在公立小学读书,除了买校服和书本,几乎不用花其他钱,他说 “不用为医疗和教育攒太多钱,买房压力就小了很多”。反观有些地方,大家要同时承担高房价、高医疗、高教育成本,自然对房价抱怨更多,而香港人因为其他福利有保障,对房价的关注度没那么高。

当然,也不是所有香港人都不抱怨房价,比如刚毕业的年轻人,想靠自己买房确实很难。但香港政府也在针对这部分人推出政策,比如 “首置上车盘”,专门给首次置业的年轻人提供折扣,还有 “青年宿舍计划”,月租只要市场价的一半。我邻居家的儿子刚工作 3 年,就申请到了九龙湾的青年宿舍,30 平的单间月租 4000 港元,比市场价低了 60%,他说 “先住几年攒点钱,以后再考虑买居屋”。这种 “阶梯式” 的住房支持,让年轻人觉得有希望,而不是对高房价感到绝望。

总结一下,香港人不怎么抱怨房价高,不是因为他们有钱,而是因为政府搭建了 “公屋 - 居屋 - 私人住宅” 的住房阶梯,让不同收入的人都有房可住;加上房产增值的资产观念、对小空间的适应,以及完善的社会保障,把高房价的压力分解了。如果大家来香港买房,也不用被表面的高房价吓住,先了解清楚自己符合哪种住房政策,说不定能找到性价比很高的选择。要是你想知道自己能不能申请居屋,或者想找适合的私人住宅,都可以找我聊,我帮你结合政策和预算,推荐最适合的方案。

想要了解香港买房投资、保 险、读 书 和 香 港户 口,可 以 添 加 我 的 微 信 : ypsgf9999 专业/分析内地人怎么在香港买房?以及每一个香港楼盘有哪些优点缺点、香港房产投资政策、银行贷款政策、入户,入学、都给您讲解的实实在在。博主专注香港房产10年,向每一位客户传达真实有效的信息,如 果 需 要 了 解 更 多 的 话 请 添 加 + 我 的 信 : ypsgf9999 我 沟 通,解 决您 一 站 式问题疑惑。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