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买房:看懂市场周期,抓住波动中的机会

搜狐焦点梅州站 2025-07-29 15:44:38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低迷期时,市场成交冷清,房价连续6个月以上下跌,开发商开始降价促销,甚至推出“首付分期”“免息贷款”等优惠。调整期则是市场降温的过程,房价从顶峰回落5%-10%,成交量萎缩,但不会像低迷期那样恐慌。2003年…

香港楼市就像一艘在海浪中航行的船,有涨有跌的周期循环是常态。那些能在市场中赚到收益的人,往往不是盲目跟风,而是懂得识别周期的信号,在波动中找到适合出手的时机。

香港楼市的周期通常遵循 “低迷 — 复苏 — 繁荣 — 调整” 的规律,每个阶段都有清晰的特征。低迷期时,市场成交冷清,房价连续 6 个月以上下跌,开发商开始降价促销,甚至推出 “首付分期”“免息贷款” 等优惠。比如 2023 年上半年,新界部分新盘比 2021 年顶峰时降价 15%,但购房者仍在观望,月成交量不足 2000 宗。这个阶段的信号很明确:中介门店客人寥寥,报纸上全是 “业主急售” 的广告,银行房贷利率却开始悄悄下调 —— 这正是周期触底的预兆。

复苏期往往从政策松动开始。2024 年香港撤销 “辣招” 后,非本地买家印花税降低,首套房按揭成数提高,市场像被注入活水。先是核心区的小户型成交回暖,比如西环的 30 平方米公寓,月成交量从 10 套涨到 30 套,接着房价止跌,开始每月 0.5% - 1% 的微涨。这个阶段的特征是 “量在价先”:成交量持续 3 个月增长,但房价还没大幅上涨,是刚需和投资者入场的最佳窗口。2024 年下半年就处于这个阶段,有经验的买家会在此时锁定房源,因为等市场热度传开,好房子就会被抢光。

繁荣期的市场像沸腾的水,房价每月涨 2% 以上,新盘开盘即售罄,业主频繁反价。2018 年就是典型的繁荣期,九龙塘的一套二手房,一周内加价 3 次仍被抢购,中介带看需要提前预约。这个阶段的信号是 “全民谈房”:出租车司机都在聊哪个楼盘涨了,银行贷款审批速度加快,甚至出现 “茶水费”“优先选房权” 等非理性现象。此时入手要格外谨慎,因为繁荣期往往持续 1 - 2 年就会进入调整,高位接盘容易被套。

想要了解香港买房、保险、读书和香港户口,可以添加我的微v信: ZTS650 专业/分析内地人怎么在香港买房?以及每一个楼盘有哪些优点缺点、房产政策、银行贷款政策、入户,入学、都给您讲解的实实在在。博主专注香港房产10年,向每一位客户传达真实有效的信息,如果需要了解更多的话请添加薇v信: ZTS650和我沟通,解决您一站式问题疑惑

调整期则是市场降温的过程,房价从顶峰回落 5% - 10%,成交量萎缩,但不会像低迷期那样恐慌。2019 年到 2021 年就是调整期,部分业主因资金周转需要降价,但整体市场仍在理性范围内。这个阶段适合 “捡漏”:关注那些急售的房源,比如移民业主的房子,往往能比市价低 5% 成交,但要避开楼龄过长、产权复杂的房源,避免踩坑。

抓住周期机遇的关键是 “逆向思维”。在低迷期别人观望时,要留意政策动向 —— 当银行开始降低房贷利率,政府推出购房补贴,就是准备入场的信号。2003 年 SARS 后的低迷期,很少有人敢买房,但那时入手的人,后来房价涨了 5 倍。复苏期要果断出手,尤其是核心区的优质房源,因为这些房子在繁荣期会最先涨价,且涨幅最大。比如 2024 年启德的新盘,在复苏期入手的买家,到 2025 年已浮盈 8%。

不同需求的人,在周期中的策略也不同。刚需自住者适合在低迷期或复苏期入手,此时房价低、优惠多,能以更低成本买到合适的房子。投资者则要在复苏期布局,繁荣期变现,比如 2016 年买入的尖沙咀公寓,2018 年卖出,两年收益达 30%。长期持有者可以忽略短期波动,但要避开繁荣期高位买入,选择调整期入手,降低持有成本。

判断周期的工具很简单:看中原城市领先指数(CCL),这个指数每月更新,连续 3 个月上涨就是复苏信号,连续 6 个月下跌则可能进入低迷期;关注银行最优惠利率,当利率连续两次下调,说明市场流动性宽松,利于购房;还要留意土地拍卖结果,开发商高价拿地,往往预示未来房价上涨。

香港楼市的周期波动不是风险,而是机会。只要能识别每个阶段的特征,在别人恐慌时冷静,在别人狂热时克制,就能在周期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机会。记住,买房不是赌运气,而是基于周期规律的理性决策 —— 低迷期布局,复苏期收获,这才是穿越周期的正确姿势。

想要了解香港买房、保险、读书和香港户口,可以添加我的微v信: ZTS650 专业/分析内地人怎么在香港买房?以及每一个楼盘有哪些优点缺点、房产政策、银行贷款政策、入户,入学、都给您讲解的实实在在。博主专注香港房产10年,向每一位客户传达真实有效的信息,如果需要了解更多的话请添加薇v信: ZTS650和我沟通,解决您一站式问题疑惑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