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购房必看:一平方尺等于多少平方米?换算误区 + 实战指南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在香港购房,很多内地买家都会被一个问题困扰:“售楼处说的 100 平方尺,到底是多大?” 由于香港长期沿用英制单位 “平方尺”(Square Foot,简称 sq. ft.),而内地习惯用 “平方米”(Square Meter,简称㎡),单位差异常导致购房者对户型大小、房价高低产生误判。这篇文章将彻底讲清 “平方尺与平方米” 的换算逻辑,结合 2025 年香港楼市实例,帮你轻松读懂房产面积,避免购房踩坑。
一、核心换算公式:记住这组数据,再也不迷糊
首先要明确一个核心换算关系:1 平方米 ≈ 10.7639 平方尺,反过来就是1 平方尺 ≈ 0.0929 平方米。
为了方便记忆,可简化为两个实用公式:
将平方尺换算为平方米:面积(㎡)= 面积(sq. ft.)× 0.0929
将平方米换算为平方尺:面积(sq. ft.)= 面积(㎡)× 10.76
举个最直观的例子:
香港常见的 “500 平方尺户型”,换算成平方米就是 500 × 0.0929 ≈ 46.45㎡,相当于内地两居室的大小;
内地购房者熟悉的 “80㎡三居室”,在香港会标注为 80 × 10.76 ≈ 860.8 平方尺,属于中大型户型。
建议收藏这组换算表,购房时可快速对照:
香港常用面积(平方尺)
换算后面积(平方米)
对应户型规模
300 - 400
27.87 - 37.16
单身公寓 / 迷你两居
500 - 700
46.45 - 65.03
标准两居 / 小三居
800 - 1000
74.32 - 92.90
大三居 / 小四居
1200 以上
111.48 以上
四居 / 大平层 / 别墅
想要了解香港买房、保 险、读 书 和 香 港 户 口,可以 添 加 我 的 微 信 : ZTS650 专 业 /分析内地人怎么在香港买房?以及每一个楼盘有哪些优点缺点、房产政策、银行贷款政策、入户,入学、都给您讲解的实实在在。博主专注香港房产10年,向每一位客户传达真实有效的信息,如 果 需 要 了 解 更 多 的 话 请 添 加 + 我 的 微 信 : ZTS650 和 我 沟 通, 解 决 您一站式问题疑惑。
二、关键误区:香港 “实用面积” 与内地 “建筑面积” 的差异
很多购房者以为 “换算完就万事大吉”,却忽略了香港与内地的 “面积计算标准不同”—— 这才是导致 “实际居住空间与预期不符” 的核心原因。
1. 香港:按 “实用面积” 计价,无公摊
香港房产标注的 “平方尺”,指的是实用面积(Usable Area),即房屋内部实际可使用的空间,包括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但不包含电梯间、楼梯间、公共走廊等 “公摊面积”。
例如,香港售楼处标注的 “600 平方尺(约 55.74㎡)”,你实际能用到的空间就是 55.74㎡,没有额外公摊。
2. 内地:按 “建筑面积” 计价,含公摊
内地房产标注的 “平方米”,通常是建筑面积(Gross Floor Area),包含了公摊面积(一般占比 15%-25%)。
同样是 “55.74㎡” 的建筑面积,扣除 20% 公摊后,实际实用面积仅约 44.6㎡,比香港同标注面积的房子小近 11㎡,相当于少了一个卧室的空间。
实战对比:2025 年香港与内地同价位房源
以 “总价 1000 万港元” 为例(2025 年汇率约 1:0.92,折合人民币约 920 万):
香港启德新区:可购买一套 “650 平方尺(约 60.4㎡)” 的两居室,实用面积 60.4㎡,无公摊,户型方正;
内地一线城市(如深圳南山):同等预算可购买 “70㎡建筑面积” 的两居室,扣除 20% 公摊后,实用面积仅 56㎡,比香港房源小 4.4㎡。
这意味着:同样的预算,在香港能买到 “实用面积更大” 的房子,这也是很多内地买家愿意赴港购房的原因之一。
三、2025 年香港楼市实例:用换算公式算清房价与预算
掌握换算逻辑后,我们结合 2025 年香港各区房价,实战计算 “不同面积房源的总价”,帮你快速规划购房预算。
1. 新界区(刚需首选):每平方尺 1.1 万 - 1.5 万港元
500 平方尺(约 46.45㎡)两居:总价 ≈ 500 × 1.1 万 = 550 万港元(约 506 万人民币);
800 平方尺(约 74.32㎡)三居:总价 ≈ 800 × 1.5 万 = 1200 万港元(约 1104 万人民币)。
代表区域:元朗、屯门,适合首次置业或跨境通勤家庭。
2. 九龙区(改善优选):每平方尺 1.8 万 - 2.5 万港元
600 平方尺(约 55.74㎡)两居:总价 ≈ 600 × 1.8 万 = 1080 万港元(约 993.6 万人民币);
900 平方尺(约 83.61㎡)三居:总价 ≈ 900 × 2.5 万 = 2250 万港元(约 2070 万人民币)。
代表区域:启德、九龙城,适合注重配套与通勤的中产家庭。
3. 港岛区(高端选择):每平方尺 3 万 - 5 万港元
700 平方尺(约 65.03㎡)两居:总价 ≈ 700 × 3 万 = 2100 万港元(约 1932 万人民币);
1000 平方尺(约 92.90㎡)三居:总价 ≈ 1000 × 5 万 = 5000 万港元(约 4600 万人民币)。
代表区域:中西区、南区,适合高净值人群或追求核心地段的买家。
小贴士:用 “单价换算” 对比性价比
若想快速对比不同区域的房价高低,可将香港 “每平方尺单价” 换算为 “每平方米单价”:
例如,启德新区每平方尺 2 万港元,换算后为 2 万 ÷ 0.0929 ≈ 21.53 万港元 /㎡(约 19.8 万人民币 /㎡),与深圳南山核心区(约 12-15 万人民币 /㎡)相比略高,但考虑到 “无公摊”,实际单价差距更小。
四、购房避坑:这些 “面积陷阱” 一定要注意
警惕 “建筑面积” 噱头:少数香港新盘会标注 “建筑面积”(Gross Floor Area),需主动询问 “实用率”(实用面积 ÷ 建筑面积,香港实用率通常在 75%-85%),避免误以为 “面积大” 而高价买入。
确认 “阳台 / 露台是否计入面积”:香港部分楼盘的 “工作平台”“观景露台” 不计入实用面积,或仅计入 50%,购房时需在合同中明确标注,避免收房时发现 “少了一块空间”。
用 “实地测量” 验证面积:若购买二手房,建议委托专业测量机构现场测量实用面积,对照房产证标注的面积,防止卖家 “虚报面积”。
结语:掌握换算逻辑,香港购房更从容
对于内地买家而言,“平方尺与平方米” 的换算不仅是 “数学问题”,更是 “理解香港楼市规则” 的关键一步。记住 “1 平方米≈10.76 平方尺”,分清 “实用面积与建筑面积”,再结合 2025 年各区房价实例计算预算,就能轻松避开单位差异带来的误区,更精准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房源。
2025 年香港楼市政策友好(印花税减免、低利率),正是入市的好时机。希望这篇换算指南能帮你扫清 “面积障碍”,在香港购房之旅中少走弯路,顺利找到心仪的家。
想要了解香港买房、保 险、读 书 和 香 港 户 口,可以 添 加 我 的 微 信 : ZTS650 专 业 /分析内地人怎么在香港买房?以及每一个楼盘有哪些优点缺点、房产政策、银行贷款政策、入户,入学、都给您讲解的实实在在。博主专注香港房产10年,向每一位客户传达真实有效的信息,如 果 需 要 了 解 更 多 的 话 请 添 加 + 我 的 微 信 : ZTS650 和 我 沟 通, 解 决 您一站式问题疑惑。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