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楼价收入比降至 14.4 倍,仍蝉联全球最难负担城市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8 月 14 日,国际公共政策顾问机构 Demographia 公布《国际房屋负担能力》研究报告。报告显示,香港楼价收入比为 14.4 倍,较 2023 年的 16.7 倍下降 2.3 倍,创近 12 年新低,但仍连续 15 年位居全球最难负担城市榜首。
该报告统计了全球 95 个城市的住宅楼价中位数与收入中位数,按照 2024 年第 3 季数据,计算出各大城市的楼价可负担水平。数值愈大代表负担能力愈差,比率在 3 倍或以下属可负担,超过 5 倍属于难以负担,而 9 倍以上则属于无法负担。
今年报告中,澳洲悉尼以 13.8 倍的楼价收入比位居第二,美国圣荷西以 12.1 倍排名第三。自加入该系列研究报告以来,香港一直是最难负担的住房市场。尽管近年楼价收入比有所下降,但相较于其他城市,香港居民购房的压力依然巨大。
想 要 了 解 香 港 买 房、保 险、读 书 和 香 港 户 口,可 以 添 加 我 的 微 信 : LPBZ7789 专业/分析内地人怎么在香港买房,以及每一个楼盘有哪些优点缺点、香港房产政策、银行贷款政策、入户,入学、都给您讲解的实实在在。博主专注香港房产10年,向每一位客户传达真实有效的信息,如 果 需 要 了 解 更 多 的 话 请 添 加 +我 的 微 信 :LPBZ7789 和 我 沟通,解决您一站式问题疑惑。
不过,近年来香港楼市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自 2021 年达到阶段性高点后,香港房价踏上了下行通道,截至 2025 年初,私人住宅售价指数已跌至 8 年半以来的新低,相比峰值累计下跌 27.76%。这一下跌趋势使得香港房价的负担比率有所下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居民的购房压力。
同时,香港政府积极出台一系列增加土地供应的举措。备受瞩目的北部都会区项目,预计未来 20 年将新增 90 万伙住房,该区域定位为港深融合发展的核心区域,随着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有望吸引大量人口流入,极大改善住房供需关系。明日大屿愿景计划同样规划了大规模填海造地,以增加住宅及商业用地供应。长远来看,这些项目的推进将对房价形成下行压力。
2024 年,香港政府全面撤销多项楼市 “辣招”,包括买家印花税(BSD)、新住宅印花税(NRSD)及额外印花税(SSD),旨在刺激楼市复苏,降低购房者的入市成本,鼓励更多人进入房地产市场。此外,香港银行同业拆息(HIBOR)下降,带动房贷利率下行,目前主流银行的按揭利率(P 按)已降至 2.1%-2.3% 区间,减轻了购房者的还款压力。
尽管香港楼价收入比有所下降,但要彻底改变住房难负担的现状,仍需政府、社会持续努力。一方面,要加快土地供应计划的落地实施,确保新增住房能够及时投放市场;另一方面,需进一步优化购房政策,在刺激楼市活力的同时,保障住房的民生属性,让更多普通家庭能够实现安居梦想。香港房地产市场正处于关键调整期,未来走势值得持续关注。
想 要 了 解 香 港 买 房、保 险、读 书 和 香 港 户 口,可 以 添 加 我 的 微 信 : LPBZ7789 专业/分析内地人怎么在香港买房,以及每一个楼盘有哪些优点缺点、香港房产政策、银行贷款政策、入户,入学、都给您讲解的实实在在。博主专注香港房产10年,向每一位客户传达真实有效的信息,如 果 需 要 了 解 更 多 的 话 请 添 加 +我 的 微 信 :LPBZ7789 和 我 沟通,解决您一站式问题疑惑。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