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房价有多惊人?每平米的价格告诉你答案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在香港,“房价” 永远是能引发热议的话题。很多人说这里的房价 “离谱”,但只有真正看到每平米的价格,才能体会到那种直观的冲击。从寸土寸金的核心区到相对偏远的新界,每平米的价格能差出好几倍,却没有一个区域能让人觉得 “便宜”。这些数字背后,藏着香港人买房的压力与无奈。
港岛的核心地带,每平米的价格足以让人大吃一惊。中环、铜锣湾、半山这些地方,每平米的房价基本在 20 万到 30 万港币之间。就拿中环的老房子来说,哪怕是一栋楼龄超过 40 年、没有电梯的旧楼,只要步行 5 分钟能到港铁站,每平米也能卖到 22 万港币。一套 30 平米的一居室,总价要 660 万港币,这意味着连转身都有些局促的空间,总价能抵得上内地很多城市一套大平层。要是换成铜锣湾的次新房,每平米能涨到 28 万港币,30 平米的房子总价 840 万港币,每平米的价格相当于普通上班族两年的收入。
更让人咋舌的是那些一线海景房。中环半山能看到维多利亚港的房子,每平米能突破 30 万港币,一套 40 平米的两居室总价 1200 万港币。有中介说,曾有内地买家来看房,听到每平米 30 万港币时,下意识地问 “是人民币吗”,得知是港币后还是忍不住感叹 “比想象中贵多了”。这些房子的高价,不仅仅是因为地段,更因为 “景观不可复制”—— 窗外的海景和城市天际线,成了最昂贵的 “附加品”。但对普通购房者来说,这样的房子只能是 “望房兴叹”,毕竟光是首付就要 360 万港币,月供更是高达 5 万港币,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九龙的核心区域,每平米的价格比港岛稍低,却依然让人压力山大。尖沙咀、油麻地一带,每平米 15 万到 22 万港币是常态。尖沙咀靠近弥敦道的二手房,楼龄 15 年左右,带电梯,每平米 18 万港币,30 平米的房子总价 540 万港币。这个价格在九龙已经算 “中等水平”,却能让一对年轻夫妻攒上五六年才能凑够首付。这里的房子胜在地段便利,到港岛只要 10 分钟地铁,周边商场、餐厅密集,晚上出门买份宵夜都很方便,这种 “烟火气” 成了支撑高房价的重要原因。
在九龙,每平米的价格也分 “三六九等”。离港铁站越近,价格越高。尖沙咀港铁站周边 500 米内的房子,每平米比 1 公里外的贵 3 万港币。有个在尖沙咀上班的白领算了笔账:如果买离地铁近的房子,每天能多睡 20 分钟,但每平米要多花 3 万港币,30 平米就是 90 万港币,相当于为了这 20 分钟,多付了近百万。最终她选择了稍远一点的房子,每天早起 20 分钟赶地铁,只为省下这笔钱。
九龙的外围区域,每平米的价格虽然降了一档,却依然不轻松。观塘、黄大仙这些地方,每平米 8 万到 15 万港币。观塘的次新房,楼龄 10 年,带电梯和简单的小区绿化,每平米 12 万港币,60 平米的三居室总价 720 万港币。这个价格对很多家庭来说,是 “跳一跳才能够到” 的目标 —— 夫妻两人月收入加起来 4 万港币,首付 216 万港币要掏空多年积蓄,月供 3 万港币,剩下的钱仅够维持基本生活。
但这里的房子已经是很多人的 “首选”。相比核心区,每平米 8 万港币的价格能让他们买到更大的空间。有个在观塘买房的年轻妈妈说,当初在尖沙咀和观塘之间选了后者,虽然每平米便宜 7 万港币,但 60 平米的房子能多省下 420 万港币,足够孩子以后上学和生活开支。对他们来说,每平米少花几万港币,意味着生活能松快一点,不用为了房贷压缩所有开支。
想要了解香港买房、保险、读书和香港户口,可以添加我的微V信: LPBZ7789 专业/分析内地人怎么在香港买房,以及每一个楼盘有哪些优点缺点、香港房产政策、银行贷款政策、入户,入学、都给您讲解的实实在在。博主专注香港房产10年,向每一位客户传达真实有效的信息,如果需要了解更多的话请添加我的薇V信:LPBZ7789 和我沟通,解决您一站式问题疑惑。
新界的房价是香港的 “底线”,每平米 5 万到 10 万港币,却依然高于内地很多大城市。沙田、元朗这些热门区域,每平米 7 万到 9 万港币很常见。元朗的次新房,楼龄 8 年,每平米 7.5 万港币,80 平米的三居室总价 600 万港币。这个价格在香港已经算 “亲民”,但对普通家庭来说,首付 180 万港币、月供 2.7 万港币,依然要小心翼翼地规划每一笔开支。
新界的房子靠 “空间” 吸引人。同样的预算,在新界能买到比九龙大 20 平米的房子。有个在元朗买房的上班族说,虽然每天到九龙上班要坐 40 分钟地铁,但 80 平米的房子能让孩子有地方跑跳,父母来住也有房间,“每平米 7.5 万港币,换的是一家人的舒服”。但通勤的代价也不小,他每天早上 6 点半就要出门,晚上 8 点才能到家,一天中有 3 个小时耗在路上,这是低价买房必须接受的妥协。
更让人无奈的是,香港的房价算的是 “实用面积”。也就是说,每平米的价格对应的是实际能使用的空间,像墙体、楼梯这些公摊面积不算在内。如果按内地的建筑面积算,每平米的价格还要再高 20% 左右。比如一套每平米 10 万港币的房子,按建筑面积算实际要 12 万港币,这让本就高昂的房价更显 “扎心”。而且房子越小,每平米越贵 ——30 平米的小户型每平米比同区域 60 平米的房子贵 15%,想 “先小后大” 过渡,反而要为 “小” 多花钱。
这些每平米的价格,不仅仅是数字,更是香港人生活的缩影。有人为了住在核心区,忍受 30 平米的拥挤;有人为了空间,每天花 3 小时通勤;还有人工作了十几年,依然凑不够首付。香港房价的惊人之处,不在于某个区域的高价,而在于无论你选择哪里,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每平米 20 万也好,5 万也罢,都在诉说着这座城市 “居大不易” 的现实。
想要了解香港买房、保险、读书和香港户口,可以添加我的微V信: LPBZ7789 专业/分析内地人怎么在香港买房,以及每一个楼盘有哪些优点缺点、香港房产政策、银行贷款政策、入户,入学、都给您讲解的实实在在。博主专注香港房产10年,向每一位客户传达真实有效的信息,如果需要了解更多的话请添加我的薇V信:LPBZ7789 和我沟通,解决您一站式问题疑惑。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