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香港买房?这些关键细节一定要提前弄清楚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去香港买房,看似和内地流程差不多,实则藏着不少容易踩坑的细节。不少人兴冲冲带着钱来,却因为忽略了一些规则,要么多花了冤枉钱,要么签了合同才发现麻烦不断。提前把这些细节捋清楚,才能让购房之路顺顺利利。
首先得把税费算明白,这可不是笔小数目。最主要的是从价印花税,房价越高,税率也跟着涨,比如 500 万的房子税率 4%,1000 万就要涨到 6%,买套 1500 万的房子,光这一项就得交 90 万。要是买的是二手房,还得给中介各付 1% 的佣金,加上律师费、土地注册费,零零总总加起来,至少要在房价外多准备 10% 的钱。有个内地买家第一次买房,没算清楚税费,签合同时才发现还差 50 万,只能临时找人周转,既耽误时间又多花了利息。
贷款政策也得摸透。现在香港银行对内地人挺友好,3000 万以下的房子最多能贷七成,也就是说 1000 万的房子,首付 300 万就能拿下。但银行会查你的收入证明,月供不能超过月收入的一半,要是自由职业者,可能得提供更多资产证明。利率方面,现在大概 2.5% 左右,但要留意浮动利率的调整机制,万一未来加息,月供可能会涨。有朋友去年贷款买了房,最近就因为美联储加息,每月多还了两千多港币。
产权核查是万万不能省的步骤。香港的房子有 “永久业权” 和 “租赁业权” 之分,前者可以一直持有,后者到期要续租,很多老唐楼都是租赁业权,买之前一定要查清楚剩余年限。还得去土地注册处查房屋有没有抵押、查封,或者有没有欠缴管理费。之前有买家图便宜买了套二手房,住进去才发现前业主欠了 5 年管理费,被业主立案法团追讨,最后只能自己掏钱解决。
想要了解香港买房、保险、读书和香港户口,可以添加我的微V信: LPBZ7789 专业/分析内地人怎么在香港买房,以及每一个楼盘有哪些优点缺点、香港房产政策、银行贷款政策、入户,入学、都给您讲解的实实在在。博主专注香港房产10年,向每一位客户传达真实有效的信息,如果需要了解更多的话请添加我的薇V信:LPBZ7789 和我沟通,解决您一站式问题疑惑
合同条款里藏着不少 “坑”。临时买卖合约签了之后,一般有 5 天冷静期,但这期间反悔的话,订金可能不退,所以千万别冲动下订。正式合同里要写清楚交楼标准,比如墙面是不是乳胶漆、厨房有没有橱柜,最好附上照片作为凭证。有个买家买了期房,合同里没写窗户材质,收楼时发现是普通玻璃而不是宣传的双层隔音玻璃,维权起来特别麻烦。
选中介也得擦亮眼睛。必须找持牌代理,签《地产代理协议》时要看清楚佣金比例(通常 1%)和支付时间。要是中介同时代表买卖双方,得让他写明从双方那里拿多少佣金,避免偏袒卖家。有购房者遇到过中介隐瞒房屋曾经漏水的情况,签了合同才发现,最后虽然退了房,但律师费和时间成本都搭进去了。
资金转账也有讲究。内地每人每年只能换 5 万美元等额的港币,要是房款超过这个数,得用家人的额度分批换,或者通过合法的跨境汇款渠道。最好在香港开个银行账户,提前把钱转过去,避免签约时因为资金到不了位违约。有个买家就因为换汇耽误了时间,没能按时付首付,被卖家扣了 10% 的订金。
最后别忘了后续费用。物业费每月每平米 3-5 港币,100 平米的房子每月要 300-500 港币;差饷和地租按季度交,大概是房价的 0.1%-0.3%;要是把房子租出去,还得交 15% 的物业税。这些长期支出虽然每月不多,但加起来也是笔不小的开销,买房时得一起算进预算里。
去香港买房,多花点时间做功课比什么都重要。税费、贷款、产权、合同这些细节,哪怕忽略一个都可能带来大麻烦。最好找个靠谱的香港律师全程跟进,虽然要花几万块律师费,但能帮你避开很多潜在风险,让这笔不小的投资真正落得踏实。毕竟在香港买套房不容易,花点心思把细节弄清楚,才能住得安心,投资也更放心。
想要了解香港买房、保险、读书和香港户口,可以添加我的微V信: LPBZ7789 专业/分析内地人怎么在香港买房,以及每一个楼盘有哪些优点缺点、香港房产政策、银行贷款政策、入户,入学、都给您讲解的实实在在。博主专注香港房产10年,向每一位客户传达真实有效的信息,如果需要了解更多的话请添加我的薇V信:LPBZ7789 和我沟通,解决您一站式问题疑惑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