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香港 90 平方米的房子被叫做「千尺豪宅」?

搜狐焦点梅州站 2025-07-26 17:16:31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但对香港人而言,这个称呼更多是相对概念——在普遍狭小的居住环境里,90平方米的房子已经算得上宽敞,足以支撑“豪宅”的体感。对香港人来说,90平方米的房子之所以被称为“豪宅”,不是因为它有多奢华,而是因为在普遍…

在香港,“千尺豪宅” 是个常被提及的说法,但若换算成内地常用的平方米,不过 90 多平方米。这样的面积在很多城市只是普通三居室,为何在香港会被冠以 “豪宅” 之名?这背后藏着香港住房市场的特殊现状 —— 从面积单位的差异到整体居住空间的稀缺,每一个原因都指向这座城市独特的居住困境与价值认知。

首先要从面积单位的换算说起。香港沿用英制单位,房屋面积以 “平方尺” 计算,1 平方尺约等于 0.0929 平方米,1000 平方尺换算后就是 92.9 平方米。对习惯了 “平方米” 的人来说,“千尺” 听起来像是很大的空间,加上 “豪宅” 二字,自然会觉得是奢华大屋。但对香港人而言,这个称呼更多是相对概念 —— 在普遍狭小的居住环境里,90 平方米的房子已经算得上宽敞,足以支撑 “豪宅” 的体感。比如一套 1000 平方尺的房子,能做到三室两厅,客厅面宽可达 4 米,每个房间都能放下双人床和衣柜,甚至能留出独立的储物间,这在香港已经是很多家庭难以企及的居住条件。

更重要的是,香港的住房普遍 “迷你化”,90 平方米的房子本身就属于稀缺品。受土地资源限制,香港的新建住宅以小户型为主,20-40 平方米的两居室占比超过 60%,被称为 “纳米盘” 的 20 平方米以下户型也屡见不鲜。比如九龙的一些新盘,50 平方米的房子能做成两居室已属不易,客厅只能放下双人沙发和小茶几,卧室里的衣柜需要嵌入墙体才能节省空间。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90 平方米的房子显得格外 “奢侈”—— 它不仅能满足三口之家的居住需求,还能提供一定的活动空间,甚至能设置书房或儿童游戏区。这种 “宽敞感” 在香港住房市场里属于少数派,自然会被赋予 “豪宅” 的标签。

从居住体验来看,90 平方米的房子在香港能实现的功能远超小户型,足以匹配 “豪宅” 的舒适度。香港的户型设计向来以紧凑见长,小户型往往需要牺牲功能 —— 比如开放式厨房与客厅相连,阳台被改造成洗衣区,甚至没有独立的餐厅。而 90 平方米的房子可以做到功能分区清晰:封闭式厨房避免油烟扩散,客厅与餐厅分离,主卧带独立卫浴,阳台保留观景或种植的空间。比如新界的某个小区,1000 平方尺的户型配备了双阳台,一个用于晾晒,一个做成休闲区,还预留了智能家居的安装位置,这种配置在小户型里几乎不可能实现。对长期在狭小空间里生活的香港人来说,这样的居住体验已经接近 “豪宅” 的标准。

想要了解香港买房、保险、读书和香港户口,可以添加我的微v信: LPBZ7789 专业/分析内地人怎么在香港买房,以及每一个楼盘有哪些优点缺点、香港房产政策、银行贷款政策、入户,入学、都给您讲解的实实在在。博主专注香港房产10年,向每一位客户传达真实有效的信息,如果需要了解更多的话请添加我的薇v信:LPBZ7789 和我沟通,解决您一站式问题疑惑。

从价格来看,90 平方米的房子总价高昂,符合 “豪宅” 的价值定位。香港房价长期位居全球前列,核心区每平方米单价可达 30 万 - 50 万港币,即便是新界,单价也在 10 万 - 18 万港币。一套 90 平方米的房子,总价少则 900 万港币,多则 4500 万港币,能负担得起的家庭比例不高。比如港岛的西营盘,一套 1000 平方尺的二手房总价普遍在 2000 万 - 3000 万港币,相当于普通上班族 20 年以上的总收入。这种高总价自然会让房子与 “豪宅” 挂钩 —— 它不仅是居住空间,更是一种资产象征,只有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才能拥有。

更深层的原因,是香港整体居住空间的逼仄让 “千尺” 成为心理上的 “豪宅线”。根据统计,香港人均居住面积不足 16 平方米,超过 20 万人住在 “㓥房” 里,每个房间平均面积仅 5-8 平方米。对这些人来说,90 平方米的房子相当于十几个㓥房的大小,是难以想象的 “宽敞”。即便是住在普通住宅里的家庭,也常面临 “空间焦虑”:四口之家挤在 50 平方米的两居室里,孩子只能在客厅写作业,长辈来访需要打地铺。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90 平方米的房子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改善,更代表着生活品质的跃升 —— 它能让家庭成员拥有独立的私人空间,避免拥挤带来的摩擦,这种 “幸福感” 足以让它成为大家口中的 “豪宅”。

此外,“千尺豪宅” 的说法也暗含着香港人对居住空间的无奈与调侃。很多人明知 90 平方米在其他城市不算豪宅,但在香港的现实条件下,只能接受这个相对标准。比如年轻人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 “千尺新家” 时,常会半开玩笑地说 “终于告别㓥房,住进豪宅了”,这种自嘲里藏着对居住现状的妥协。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称呼也反映了一种价值共识 —— 在香港,居住空间的价值被极度放大,哪怕只是比平均水平稍宽敞,也能被赋予更高的社会认同。

说到底,“千尺豪宅” 的称呼从来不是绝对标准,而是香港住房市场的特殊产物。它既源于面积单位的差异,也受制于土地稀缺的现实,更承载着人们对宽敞居住空间的向往。对香港人来说,90 平方米的房子之所以被称为 “豪宅”,不是因为它有多奢华,而是因为在普遍拥挤的环境里,它代表着一种难得的居住体面 —— 这种体面,在寸土寸金的香港,本身就足以被珍视。

想要了解香港买房、保险、读书和香港户口,可以添加我的微v信: LPBZ7789 专业/分析内地人怎么在香港买房,以及每一个楼盘有哪些优点缺点、香港房产政策、银行贷款政策、入户,入学、都给您讲解的实实在在。博主专注香港房产10年,向每一位客户传达真实有效的信息,如果需要了解更多的话请添加我的薇v信:LPBZ7789 和我沟通,解决您一站式问题疑惑。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