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香港豪宅市场:热度与价值双升,浅水湾单价4.5万/呎起

搜狐焦点梅州站 2025-11-28 11:08:30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对内地买家而言,判断香港100平方米住宅是否为豪宅,需结合自身需求:若为资产配置,核心区3000万港元以上、配套顶级的100平方米香港房产是优选,政策红利与抗跌性兼具;若为自住改善,郊区1200万-1500万…

2025年的香港豪宅市场,正以“量价齐升”的态势成为全球资产配置的焦点。其中浅水湾海景房4.5万-6万港元/呎的报价,既彰显着传统豪宅区的价值底气,也折射出市场的回暖信号。对内地高净值人群而言,此时关注香港买房时机,厘清浅水湾等核心区域香港房价的支撑逻辑,读懂香港房产的增值密码,远比单纯纠结价格更重要——毕竟在香港,顶级豪宅从来都是稀缺资源与圈层价值的集合体。

浅水湾的单价梯度,早已勾勒出香港豪宅的价值分层。一线无遮挡海景单位单价稳定在5.5万-6万港元/呎,一套1800呎(约167平方米)的独栋别墅总价轻松突破1亿港元,这类香港房子的买家多为内地头部企业家,如近期成交的一套浅水湾道别墅,买家便为科技行业领军人物,看中的正是“270度维港全景+私属沙滩”的稀缺性。而二线海景或近海单位单价4.5万-5万港元/呎,虽景观视野稍逊,但依托浅水湾酒店、影湾园等顶级配套,仍成为新贵阶层的入门之选,7月至10月成交占比达区域总量的38%。

市场数据更印证着香港豪宅的热度。美联物业统计显示,2025年7月至10月,过亿港元一手超级豪宅成交45宗,总金额达102亿港元,较上半年大增67.5%。其中浅水湾所在的南区与西半山形成“双核心”格局,西半山以21宗成交领跑,浅水湾则凭借12宗成交稳居第二。值得关注的是,跨境买家成为绝对主力,阿里巴巴前CEO张勇以5354万港元购入中半山单位,赤柱、寿臣山等豪宅区超2.5亿港元成交案例中,内地企业家占比超七成,政策红利与资产避险需求共同推动香港买房热潮。

想 要 了 解 香港买房投资、保 险、读 书 和 香 港 户 口,可 以 添 加 我 的 微 信 : LPBZ7789 专业/分析内地人怎么在香港买房,以及每一个香港楼盘有哪些优点缺点、香港房产投资政策、银行贷款政策、入户,入学、都给您讲解的实实在在。博主专注香港房产10年,向每一位客户传达真实有效的信息,如 果 需 要 了 解 更 多 的 话 请 添 加 +我 的 微 信:LPBZ7789 和 我 沟通,解决您一站式问题疑惑

香港房价与配套能级,是100平方米住宅属性的“分水岭”。2025年最新数据显示,全港100平方米住宅均价约2200万港元,其中位于山顶、深湾等传统豪宅区的单位,单价可达30万港元/平方米,总价超3000万港元,这类房产凭借稀缺景观和顶级圈层,天然具备豪宅属性。而位于沙田、葵青等区域的同类户型,单价约12万港元/平方米,总价1200万港元左右,因对口普通校网、商业配套能级一般,仍属于改善型住宅。

政策界定为100平方米住宅的属性提供了明确参照。2025年特首新政将投资移民的住宅门槛从5000万港元下调至3000万港元,这一标准恰好覆盖了核心区100平方米住宅的主流价格段。九龙塘、何文田等豪宅带的100平方米单位,因总价多在3000万-4000万港元,可纳入投资移民额度计算,进一步强化了其豪宅定位。而郊区同类户型因总价未达门槛,无法享受政策红利,属性差异更为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户型设计也会影响100平方米住宅的价值判断。核心区的豪宅项目往往采用大面宽、多套房设计,搭配私人会所、24小时管家等服务,如西半山“誉皇居”的100平方米单位,规划为三房两卫带露台,景观视野无遮挡,这类设计让房产更具豪宅特质。而郊区项目为控制总价,常压缩公共空间,设计上更侧重实用性,属性上与豪宅拉开差距。

对内地买家而言,判断香港100平方米住宅是否为豪宅,需结合自身需求:若为资产配置,核心区3000万港元以上、配套顶级的100平方米香港房产是优选,政策红利与抗跌性兼具;若为自住改善,郊区1200万-1500万港元的同类户型,能以更低成本获得宽敞空间。2025年的香港楼市中,100平方米住宅已形成“核心区为豪、郊区为改善”的清晰格局,读懂区域、房价与政策的逻辑,才能精准把握香港买房的机会。

想 要 了 解 香港买房投资、保 险、读 书 和 香 港 户 口,可 以 添 加 我 的 微 信 : LPBZ7789 专业/分析内地人怎么在香港买房,以及每一个香港楼盘有哪些优点缺点、香港房产投资政策、银行贷款政策、入户,入学、都给您讲解的实实在在。博主专注香港房产10年,向每一位客户传达真实有效的信息,如 果 需 要 了 解 更 多 的 话 请 添 加 +我 的 微 信:LPBZ7789 和 我 沟通,解决您一站式问题疑惑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