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银保监会2020年末划出两条房地产贷款占比红线,排名前列财经记者研究发现,有3家一线银行房地产贷款占比超越上限,与这些银行合作的主流房地产上市公司有约20家,踩线银行未来将收紧房地产贷款,地产公司融资将进一步承压。 2020年12月31日,央行和银保监会共同发布了《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
即使受到疫情影响,2020年的土地市场热度仍较上一年明显上涨。不仅土地市场供应量、成交量略有上涨,地价和溢价率等指标也均好于2019年。在业内看来,这都源于在追求市场规模的背景下,房企依然在积极拿地。 据机构数据显示,2020年,多家房企的拿地额均出现两位数增长。其中,TOP100企业拿地总额超3.
1月12日,央行公布2020年全年信贷社融“成绩单”。数据显示,去年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9.63万亿元,同比多增2.82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4.86万亿元,比上年多9.19万亿元。不论是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还是社会融资增量规模,均较好地契合了央行行长易纲在去年6月提出的“预计全年人民
进入2021年,银行业与房地产行业热议的话题莫过于近期有关部门出台的房地产贷款管理和重点房地产企业资金监测、融资管理规则。这些“硬核”的房地产金融调控措施将给房地产行业带来哪些变化?房地产行业走势如何? 限制贷款过度进入房市 2020年12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
房企破产数量不断增加并不意外,本质是整个房地产行业已经进入寡头竞争阶段,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 “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的房地产行业中,规模不一的房企在历史进程中面临着截然不同的命运。2020年,新冠疫情之后楼市快速复苏,规模房企继续增长。中指院数据显示,去年共计166家房企跻身百亿军团,平均增速为14
人脸识别在为人们日常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亦让人担心:如果人脸数据被盗用,后果将如何? 人脸识别已被大量运用于手机APP身份认证,事关用户财产和隐私安全。对林成(化名)来说,“绕过”人脸识别完成身份认证,成为他的生财之道。“要不要学?都教给你。”为让时代周报记者相信,贩卖人脸数据交易的林成(化名)为自
1月11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发布《深圳2020年度房地产管理工作数据盘点》。 深圳住建局披露的数据显示,2020年深圳新开工商品住房创历史新高。为缓解深圳市住房供应紧张局面,2020年深圳市进一步加大商品住房建设力度,共完成新开工商品住房建筑面积1236万平方米,为历年之最,同比增长160%;商品
互联网大厂的加班文化,再次受到各界的口诛笔伐。 先讲一个小黄车ofo的故事。成立于2014年的ofo,三年便完成8轮融资,一度拿下一笔高达7亿美元融资,华夏润石、滴滴出行、阿里、小米集团都曾是投资方。 2017年10月,ofo宣布覆盖全球20个国家250座城市,连接超1000万辆共享单车,日订单突破
新能源车是 2020 年的热词之一,数据显示,2020 年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销量已经超出预期,预计达到 130 万辆,增幅接近 8%,"2021 年会有更大惊喜,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很可能超过 30%,达到 180 万辆。"2020 年 12 月 11 日,在工信部举行的媒体沟通会上,中国汽车工业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全国旅游出行人数大幅下降,不过,受近年来亲子游市场的不断升温,亲子游市场似乎受到的影响有限。 近日,携程发布的《2020年中国亲子游消费趋势报告》指出,2020年中国家庭亲子出游频次由2019年的2.7次下降至2.4次。数据显示,虽然2020年2月至5月,受疫情影响,旅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