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挖掘|香港房产百年的发展逻辑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香港,这片土地上的房产市场历经百年风云变幻,背后蕴含着深刻且复杂的发展逻辑,其跌宕起伏的历程,宛如一部生动的经济与社会演进史诗。
回溯到二战结束后的 1946 年,当时的香港满目疮痍,大量建筑在战火中损毁严重。与此同时,战后人口呈爆发式增长,1946 年人口仅 60 万,到 1949 年便激增到 186 万,1959 年更是突破 300 万大关。如此庞大的人口涌入,瞬间让香港陷入严重的房荒困境。需求的极度旺盛,使得地价和租金如同脱缰野马般飙升。不过,那时房价涨幅相对缓和,主要是因为民众购买力有限,而且房屋买卖多以整栋交易为主,有财力购置整栋房屋的买家屈指可数。直到吴多泰、霍英东等地产先行者开创 “分层出售” 和 “分期付款” 模式,才如同为房屋交易市场注入一剂强心针,交易量开始显著增加。但好景不长,1950 年朝鲜战争爆发,香港转口贸易遭受重创,经济陷入萧条,房地产市场也未能幸免,发展势头急转直下。
朝鲜战争结束后,从 1953 年至 1957 年,香港经济迎来复苏并逐步向工业化转型,这一时期旧城改造大规模推进,加之分层销售和分期付款模式持续推广,房地产市场重新活跃起来,主要商业区地价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涨幅超过 100% 。但市场过热引发政府出手管制炒楼花行为,随后楼市盛极而衰,1958 年房价大幅下跌。
进入 20 世纪 60 年代,香港工业化进程加速,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经济开始腾飞,居民收入显著提高,国外资金也大量涌入。在这样的大环境下,1960 年楼市再度繁荣,地价、房价和租金一路狂飙。然而,1965 年银行信用危机爆发,银行收紧信贷,市场需求急剧萎缩,供过于求的局面致使房地产价格暴跌。
1968 年至 1973 年间,香港经济复苏,产业结构开始转型,旅游、金融和商贸等行业蓬勃发展,大量热钱流入,同时政府启动新市镇开发计划,还制定了 “十年建屋计划”。这些因素共同推动楼市回暖并走向极度繁荣,房价和租金飙升,投机活动泛滥,炒卖楼花现象猖獗,开发商捂盘惜售。股市和楼市都陷入狂热的投机氛围,失去理性。1973 年,股市泡沫率先破灭,恒生指数从 1774 点一路狂泻至 1974 年的 150 点,楼市也随之轰然崩塌,楼价、租金大幅下跌。
从 1976 年起,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逐步确立,大批国际金融机构、跨国公司纷至沓来,地铁修建计划启动,“居者有其屋计划” 推行,新兴市镇逐渐形成,人口增长的同时家庭小型化趋势愈发明显。长江实业、新鸿基等地产巨头崛起并纷纷上市,在众多利好因素推动下,地产市场迅速复苏并于 1981 年达到高峰。但紧随其后的世界经济危机冲击了香港经济,加之当时中英香港问题谈判引发部分香港人信心危机,楼市迅速由盛转衰,连续三年下跌。
想要了解香港买房、保险、读书和香港户口,可以添加我的微v信: ypsgf9999 专业/分析内地人怎么在香港买房?以及每一个楼盘有哪些优点缺点、房产政策、银行贷款政策、入户,入学、都给您讲解的实实在在。博主专注香港房产10年,向每一位客户传达真实有效的信息,如果需要了解更多的话请添加薇v信:ypsgf9999 我沟通,解决您一站式问题疑惑。
1984 年中英联合声明公布,给香港房地产市场注入了一剂 “强心针”,市场信心得到极大增强。1985 年市场开始复苏,1986 年后,港币随美元贬值,银行放宽按揭贷款条件,利率降低甚至出现负利率,极大地刺激了投资需求。写字楼市场严重供不应求,售价和租金急剧上升,租金水平仅次于东京和伦敦。到 1997 年,香港私人住宅价格指数相比 1985 年暴增七倍。但 1997 年亚洲金融风暴来袭,香港房价从高位一路下跌,持续长达 5 年,跌幅超过六成,这成为香港楼市发展史上最惨痛的一次下跌。
进入 21 世纪,香港楼市依然波折不断。2003 年受非典疫情冲击,楼市陷入低迷,随后在宽松货币政策等因素刺激下逐渐回暖。为了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和投机行为,从 2009 年起,香港政府陆续出台一系列楼市 “辣招”,包括特别印花税措施等,旨在遏制楼价,且多年来数度 “加辣”。然而在过去实施 “辣招” 的十几年里,香港楼价指数从 2010 年 11 月的 163.7 点持续上升至 2021 年 9 月的历史高位 398.1 点 。近一两年,受美国加息等因素影响,香港楼市又出现楼价指数急跌情况。直到 2023 年 10 月,行政长官李家超在施政报告中宣布 “楼市减辣”,买家印花税和新住宅印花税从原来的 15% 大幅下调至 7.5%,额外印花税的适用年期由 3 年缩短至 2 年等措施 。2024 年 2 月 28 日,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宣布即日起撤销所有住宅物业需求管理措施,即 “全面撤辣” 。
从需求端来看,人口因素始终是关键。无论是早期的人口大规模迁入,还是后来家庭结构变化带来的住房需求,都在不同时期推动着楼市发展。经济发展状况也紧密关联楼市兴衰,经济繁荣时,居民收入增加,投资、自住需求都被激发;经济萧条时,需求则会大幅萎缩。从供给端而言,土地政策影响深远。香港土地资源有限,政府对土地供应的把控以及对不同用途土地的规划,直接影响着房屋供应量。而且开发商基于利润考量,在公屋和私人住宅建设选择上有所偏向,也影响着市场供给结构。金融政策方面,银行按揭贷款条件松紧、利率高低,对购房者的购买力和投资意愿影响巨大。而政府为了稳定楼市、保障民生出台的一系列调控政策,在不同阶段对楼市走向起到了引导作用。
历经百年,香港房产市场在需求、供给、金融、政策等多种因素交织影响下不断发展演变。如今的香港房产市场,正站在新的政策调整节点上,在未来,又将在这些因素的持续作用下,续写新的篇章,其发展态势值得持续关注 。
想要了解香港买房、保险、读书和香港户口,可以添加我的微v信: ypsgf9999 专业/分析内地人怎么在香港买房?以及每一个楼盘有哪些优点缺点、房产政策、银行贷款政策、入户,入学、都给您讲解的实实在在。博主专注香港房产10年,向每一位客户传达真实有效的信息,如果需要了解更多的话请添加薇v信:ypsgf9999 我沟通,解决您一站式问题疑惑。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