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买房有公摊面积吗?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对于熟悉内地房产市场的朋友来说,公摊面积是一个再熟悉不过的概念。我们购买的房屋面积通常包含了套内面积和公摊面积,像电梯井、楼梯间、公共门厅、过道等公共区域的面积,都会按照一定比例分摊到每户,这就是公摊面积。购房者不仅要为自己房子内部的实际使用空间掏钱,还要为这些公共区域买单,而且后续的物业费等费用,也常常是基于包含公摊面积的建筑面积来计算的 。所以,公摊面积的大小和占比,会显著影响购房者实际获得的居住空间以及购房成本。
然而,香港的房产市场在这方面与内地有着很大的不同。香港在房屋销售环节,并不存在“公摊面积”这一独立概念,也不会将公摊面积单独计价 。香港房屋面积计算主要依据“实用面积”和“建筑面积”。其中,实用面积指的是房屋内部实际可使用的空间面积,像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等区域都包含在内,但不包括墙体厚度 。而建筑面积,则是在实用面积的基础上,加上了公摊部分(比如电梯间、大堂、楼梯间、会所等公共区域的分摊面积)以及墙体厚度 。简单来说,两者的差值就相当于内地所说的“公摊部分” 。
想要了解香港买房、保险、读书和香港户口,可 以 添 加 我 的 薇 信 ZTS650 专业/分析内地人怎么在香港买房?以及每一个楼盘有哪些优点缺点、香港房产政策、香港银行贷款政策、香港身份、入学、都给您讲解的实实在在。博主专注香港房产10年,向每一位客户传达真实有效的信息,如果需要了解更多 的 话 请 添 加 我 的 薇 信:ZTS650 和我沟通,解决您一站式问题疑惑。
香港房价和租金均是按照实用面积来计算 。开发商在销售房屋时,必须明确标注实用面积及对应的单价 。例如,当你看到一套香港的房子标注实用面积为50平方米,总价600万港元,那它的单价就是12万港元/平方米(按实用面积计算) 。购房者一眼就能清楚知道,自己每花一平米的钱,能得到多少实际可使用的空间 。而在内地,假设一套建筑面积100平方米(实用面积80平方米)的住宅,单价2万/平方米,购房者实际要为20平方米的公摊面积支付40万元 。相比之下,香港的计价方式,让购房者无需为公摊部分直接付费,避免了“为公摊买单”的争议 。
在香港,用“实用率”(实用面积÷建筑面积×100%)来体现公摊部分的占比 ,这个指标能更直观地反映房屋空间的利用效率 。实用率越高,说明公摊部分占比越低,实际使用空间也就越充足 。在香港,不同类型的房源,实用率差异较为明显 。新建的豪宅,开发商为了提升居住体验,往往会严格控制公共区域面积,其实用率可达85%-90%,公摊部分仅占10%-15% ;普通私人住宅,由于需要配套会所、花园等设施,公摊占比稍高一些,实用率多在75%-85%之间 ;而老旧唐楼,受建筑年代的限制,公共区域设计比较简单,但墙体相对较厚,实用率大概在70%-75% 。比如有两套总价相同的房源,A房源实用面积50平方米,建筑面积60平方米(实用率83%) ;B房源实用面积45平方米,建筑面积60平方米(实用率75%) 。虽然它们的建筑面积一样,但A房源的实际使用空间更大,性价比也就更高 。所以,购房者在香港选房时,实用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指标 ,在相同总价的情况下,优先选择实用率高的房源,特别是小户型,因为实用率低于70%的小户型,居住起来可能会显得比较局促 。
想要了解香港买房、保险、读书和香港户口,可 以 添 加 我 的 薇 信 ZTS650 专业/分析内地人怎么在香港买房?以及每一个楼盘有哪些优点缺点、香港房产政策、香港银行贷款政策、香港身份、入学、都给您讲解的实实在在。博主专注香港房产10年,向每一位客户传达真实有效的信息,如果需要了解更多 的 话 请 添 加 我 的 薇 信:ZTS650 和我沟通,解决您一站式问题疑惑。
香港房屋公摊部分的构成会因房源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新建私人住宅的公摊部分,主要包括大堂(约占建筑面积2%-3%)、电梯间(每部电梯服务10 - 15户,占比2%-4%)、会所(像健身房、泳池等,占比3%-5%,不过只有大型屋苑才配备)、空中花园(占比1%-2%),以及楼梯间、垃圾房等(占比1%-2%) 。以某新建屋苑为例,它的建筑面积中,公摊部分占比大约在15%-20%,实用率为80%-85% 。而老旧住宅(比如楼龄超过20年的屋苑),公摊部分构成相对简单,没有会所和空中花园,仅包含小型大堂(占比1%-2%)、楼梯间(如果是电梯楼,还包含电梯间,占比2%-3%),公摊部分占比约10%-15%,实用率能达到85%-90% 。例如元朗的某个1990年代屋苑,一套实用面积40平方米的住宅,建筑面积45平方米,公摊部分只有5平方米,实用率高达88.9%,远高于新建住宅 。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情况,新界原居民的“村屋”,由于大多是独栋或联排设计,没有电梯、大堂这些公摊设施,建筑面积和实用面积几乎一致(仅包含墙体厚度),实用率普遍高达90%以上 。
虽然香港没有像内地那样明确的“公摊面积”概念,但建筑物的公共设施和空间,如电梯、走廊、楼梯间、大堂等确实存在 。这些公共部分的建设和维护成本,通常会通过物业管理费等方式,分摊到每一位业主身上 。比如,一个住宅大厦的大堂装修、电梯的日常维护和更新、公共走廊的清洁和照明等费用,都是由业主们共同承担 。这和内地公摊面积概念在本质上有相似之处,都是为了保障建筑物整体功能和居住环境质量,让每位业主都能享受到良好的公共设施和服务 ,只是香港没有将这部分面积直接计入房屋销售面积,让购房者在买房时就为其买单 。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