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房价 “一平方” 到底多少钱?内地人看完沉默了…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当内地人习惯了用 “平方米” 衡量房价时,初看香港房价总会陷入 “数字换算” 的恍惚 —— 明明是 “每平方英尺” 的单价,换算成平方米后,数字的冲击力往往让人沉默。香港房价的 “一平方”(即一平方米),从 8 万港元到 40 万港元不等,这样的跨度不仅是地域差异的体现,更藏着土地稀缺、资源聚集与居住成本的现实。
一、核心区:一平方 25 万 - 40 万港元,是身份更是门槛
香港的核心区(中西区、湾仔),房价是 “金字塔尖” 的存在,一平方米实用面积价格普遍在 25 万 - 40 万港元。
中西区的中环、半山一带,是房价的 “天花板”。这里的住宅一平方米单价多在 30 万 - 40 万港元,一套 100 平方米的房子总价 3000 万 - 4000 万港元。这样的价格,对内地人来说,相当于内地一线城市核心区房价的 3-5 倍(如上海内环房价约 10 万 - 15 万元 / 平方米)。能在这里购房的,要么是高净值人群,要么是家族传承,房子早已超越居住属性,成为身份与资产实力的象征。
湾仔的沿海住宅,一平方米约 25 万 - 30 万港元。哪怕是一套 60 平方米的小户型,总价也要 1500 万 - 1800 万港元。对内地普通家庭而言,这样的 “一平方” 价格,可能相当于夫妻俩多年的总收入,光是首付(30%)就需要 450 万 - 540 万港元,压力可见一斑。
二、九龙非核心区:一平方 15 万 - 25 万港元,刚需也要 “踮脚够”
九龙的非核心区(九龙城、观塘),房价相对核心区温和,但一平方米 15 万 - 25 万港元的价格,对内地人来说仍不轻松。
九龙城的大型屋苑,一平方米约 16 万 - 20 万港元。一套 80 平方米的房子,总价 1280 万 - 1600 万港元。这样的价格,放在内地,能在新一线城市买一套大平层,甚至是带庭院的别墅。但在香港,这只是满足 “一家三口有独立房间” 的基本门槛 —— 主卧 15 平方米、次卧 10 平方米、客厅 20 平方米,剩下的空间要分给厨房、卫生间和储物。
观塘的新建住宅,一平方米 18 万 - 25 万港元。因靠近地铁,通勤到中环只需 20 分钟,成了不少年轻上班族的目标。可对内地人来说,“一平方接近 20 万港元” 意味着:哪怕月入 5 万港元,买一套 60 平方米的房子,首付也要 360 万港元,月供(按 30 年贷款算)约 4 万港元,几乎要掏空所有收入。
三、新界区:一平方 8 万 - 15 万港元,刚需的 “底线选择”
新界区(元朗、屯门)是香港房价的 “洼地”,一平方米 8 万 - 15 万港元,却已是许多家庭 “踮脚才能够到” 的刚需底线。
元朗的大型屋苑,一平方米约 10 万 - 13 万港元。一套 100 平方米的房子,总价 1000 万 - 1300 万港元。这个价格,在内地能买一套地段不错的三居室,甚至带车位和阳台。但在元朗,这样的房子可能位于地铁终点站附近,到市区通勤需 1 小时,且实用率只有 75% 左右 ——100 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实际能使用的只有 75 平方米。
屯门的二手房,一平方米 8 万 - 10 万港元。这里的房子多是 2000 年前后建成,楼龄较长,但胜在总价低 ——80 平方米的房子总价 640 万 - 800 万港元。可对内地人来说,“一平方 8 万港元” 的概念是:相当于内地二线城市核心区房价的 2-3 倍(如成都高新区约 2 万 - 3 万元 / 平方米),同样的预算,在内地能获得更大的居住空间和更宽松的生活成本。
想要了解香港买房、保险、读书和香港户口,可以添加我的微V信: LPBZ7789 专业/分析内地人怎么在香港买房,以及每一个楼盘有哪些优点缺点、香港房产政策、银行贷款政策、入户,入学、都给您讲解的实实在在。博主专注香港房产10年,向每一位客户传达真实有效的信息,如果需要了解更多的话请添加我的薇V信:LPBZ7789 和我沟通,解决您一站式问题疑惑。
四、换算成内地认知:同样的钱,居住体验天差地别
把香港房价换算成内地人的居住认知,更能感受到差距。
若有 300 万港元预算(约合人民币 270 万元):
在香港:能在新界买一套约 30-35 平方米的房子(实用面积),大概是 “一室一厅”,客厅兼作餐厅,卧室只能放下一张 1.5 米的床和一个衣柜。
在内地:在新一线城市能买一套 100-120 平方米的三居室,带阳台、厨房和两个卫生间,甚至能预留一个书房或儿童游戏区。
若有 1000 万港元预算(约合人民币 900 万元):
在香港:能在九龙非核心区买一套 70-80 平方米的房子(实用面积),满足 “两室一厅” 的基本需求,但每个空间都需精打细算 —— 沙发不能买 L 型,餐桌只能选折叠款。
在内地:能在一线城市外环买一套 150 平方米的大平层,或在二线城市买一套带花园的别墅,居住舒适度和空间自由度不可同日而语。
这种差距的核心,在于香港 “实用面积” 的计价方式和土地稀缺的现实。内地房子按建筑面积计价(包含公摊),而香港按实用面积计价(仅算实际使用空间),看似单价高,实则是 “一分面积一分价”;但即便如此,同等预算下,内地能获得的 “物理空间” 仍远超香港。
五、高房价背后:不只是数字,更是生活的重量
香港房价的 “一平方”,承载的不只是金钱,更是生活的重量。
对普通家庭来说,买房意味着 “数十年的紧绷”。一对夫妻买一套新界 100 平方米的房子,首付 300 万港元(可能需要掏空双方父母的积蓄),月供 3.5 万港元(占家庭月收入的 60%)。为了还贷,他们可能要放弃每年的旅行计划,减少在外就餐次数,甚至推迟生育 —— 这样的生活,在内地同等收入家庭中,往往是难以想象的。
对年轻人来说,“买房” 成了遥远的目标。香港年轻人平均月薪约 2.5 万港元,不吃不喝一年能攒 30 万港元,要攒够新界房子的首付(300 万港元),需要 10 年;若想在九龙买房,首付 500 万港元,则需要 17 年。而内地许多城市的年轻人,工作 5-10 年,在家庭支持下就能凑齐首付,压力相对小得多。
这种对比,让不少内地人看完香港房价后沉默 —— 不是羡慕,也不是鄙夷,而是对 “居住成本” 差异的感慨。香港的高房价,是国际金融中心红利的附属品,也是土地资源紧张的必然结果;而内地相对宽松的居住空间,得益于广阔的土地和不同城市的发展梯度。
六、不必羡慕,也不必同情:只是选择不同
香港房价的 “一平方”,说到底是城市发展路径的选择。这座城市用高房价筛选着 “愿意为核心资源买单” 的人 —— 那些看重国际教育、金融机会、全球视野的人,会接受高房价的代价;而更看重居住空间和生活松弛感的人,自然会流向其他城市。
对内地人来说,了解香港房价,不是为了 “对比优劣”,而是更清晰地看到: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生存逻辑和成本结构。有人愿意为香港的 “一平方” 付出数十年的努力,也有人更享受内地 “大空间” 里的从容 —— 没有对错,只是选择不同。
只是当换算完那串 “一平方” 的数字后,许多内地人会默默庆幸:自己所在的城市,给了生活更多 “呼吸的空间”。而这种空间,本身就是一种珍贵的幸福。
想要了解香港买房、保险、读书和香港户口,可以添加我的微V信: LPBZ7789 专业/分析内地人怎么在香港买房,以及每一个楼盘有哪些优点缺点、香港房产政策、银行贷款政策、入户,入学、都给您讲解的实实在在。博主专注香港房产10年,向每一位客户传达真实有效的信息,如果需要了解更多的话请添加我的薇V信:LPBZ7789 和我沟通,解决您一站式问题疑惑。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