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山景盘” VS “海景盘”:居住舒适度与升值潜力对比?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在香港选房,山景盘与海景盘常常让人纠结。一边是青山叠翠的静谧,一边是碧海蓝天的开阔,两者在居住舒适度和升值潜力上各有乾坤,选对了才能住得舒心、涨得安心。
从居住舒适度来看,山景盘胜在 “清幽”。像港岛半山区的楼盘,推开窗就是层层叠叠的绿,清晨能听见鸟鸣,傍晚有山风送凉,夏天比市区低两三度,不用整天开空调。这类房子多在斜坡上,开发商会设计退台户型,每家都有独立花园或露台,摆上藤椅就能喝茶看山。比如梅道某楼盘,700 呎的三居室带 200 呎露台,窗外是茂密的树林,连空气都带着草木清香。不过山景盘也有短板,雨季容易潮湿,低层单位可能有蚊虫,上下山的路多是盘山路,自驾要注意安全,没车的话出行得靠小巴,高峰期要等十几分钟。
海景盘的舒适感则在 “开阔”。维港两岸的房子,客厅里就能看船来船往,夜晚的灯光秀更是天然景观。尖沙咀某新盘把浴缸嵌在落地窗旁,泡澡时能直面海景,连洗漱都成了享受。但海景房的 “脾气” 也不小,台风天窗户会被吹得哐哐响,住得太低还可能有海腥味,夏天阳光直射时,客厅像个大蒸笼,空调电费比山景盘高三成。东涌的海景盘虽然便宜,但冬天海风特别大,阳台门得用厚玻璃,不然关不严实。
再看升值潜力,海景盘的 “面子” 更足。一线海景房向来是富豪们的心头好,像浅水湾的独立屋,每呎单价能到 5 万港币,十年涨了一倍多。就算是普通海景盘,抗跌性也比山景盘强 ——2022 年楼市下行时,九龙站的海景房跌幅比同区山景房少 6%。这是因为海景资源更稀缺,维多利亚港两岸的新盘越来越少,卖一套少一套,尤其是能看全海景的高层单位,几乎成了 “硬通货”。
想要了解香港买房、保险、读书和香港户口,可以添加我的微v信: ZTS650 专业/分析内地人怎么在香港买房?以及每一个楼盘有哪些优点缺点、房产政策、银行贷款政策、入户,入学、都给您讲解的实实在在。博主专注香港房产10年,向每一位客户传达真实有效的信息,如果需要了解更多的话请添加薇v信: ZTS650和我沟通,解决您一站式问题疑惑。
山景盘的升值则靠 “潜力”。新界的马鞍山、九龙的飞鹅山等区域,近年随着地铁开通,山景盘成了刚需新宠。比如乌溪沙某楼盘,500 呎的两居室总价 600 万,比同区海景盘便宜 20%,但三年涨了 15%。这类房子周边多在规划公园、步道,政府还会修登山径,住得越久配套越完善。而且山景盘的土地供应比海景盘多,开发商能建更大的社区,带泳池、会所等设施,生活便利度逐年提升。
不同人群对两者的偏好大相径庭。退休人士更爱山景盘,觉得安静适合养老,比如大埔某山景盘,住户里三成是银发族,小区还组织登山队,每天一起爬山健身。年轻家庭则青睐海景盘,尤其是有孩子的,周末能去海边玩,像将军澳的海景盘,步行 10 分钟到海滨公园,放风筝、踩单车都方便,租金回报率比山景盘高 1%,租给白领特别抢手。
预算不同,选择也有讲究。预算 3000 万以上,优先选核心区海景盘,比如西环的新盘,既能看海又近地铁,不管自住还是投资都稳赚。预算 1000 万左右,新界的山景盘更划算,像元朗的楼盘,带山景的三居室总价 800 万,月供 3 万,比同价位海景盘多 200 呎空间。要是买来过渡,市区的 “伪山景” 或 “伪海景” 盘别碰 —— 比如只能看到一小角山或海的单位,溢价却比全景观盘少不了多少,住着憋屈,涨得也慢。
其实住得久了会发现,山景盘的好要慢慢品,晨起的雾、雨后的绿,越看越有味道;海景盘的妙在第一眼,壮阔的海能瞬间扫光烦恼。至于升值,核心区的海景盘像 “绩优股”,稳扎稳打;新兴区的山景盘像 “成长股”,潜力可期。最重要的是跟着生活习惯选 —— 喜欢晨跑的选山景盘,爱散步的选海景盘,房子住得舒服,才是最大的 “升值”。
想要了解香港买房、保险、读书和香港户口,可以添加我的微v信: ZTS650 专业/分析内地人怎么在香港买房?以及每一个楼盘有哪些优点缺点、房产政策、银行贷款政策、入户,入学、都给您讲解的实实在在。博主专注香港房产10年,向每一位客户传达真实有效的信息,如果需要了解更多的话请添加薇v信: ZTS650和我沟通,解决您一站式问题疑惑。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