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买房预算表:从 300 万到 1000 万,对应面积能买哪里?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在香港买房,预算与面积、地段的关联极为紧密 ——300 万能买到的空间,可能是新界的紧凑两居,也可能是核心区的迷你一居;1000 万的预算,既能在九龙非核心区拿下舒适三居,也能在港岛外围实现 “一步到位”。结合最新房价和面积换算(1 平方米≈10.76 平方尺),这份预算表能清晰告诉你:不同预算能在香港买到多大的房子,以及具体能落户哪些区域。
一、300 万 - 500 万港元预算:刚需入门,聚焦新界外围
这个预算是香港买房的 “最低门槛”,能买到的实用面积约 25-45 平方米(≈270-485 平方尺),主要集中在新界外围区域,适合单身或小两口过渡。
屯门、元朗(偏远片区)是主力选择。单价约 0.8 万 - 1 万港元 / 平方尺(≈8.61 万 - 10.76 万港元 / 平方米),300 万预算能买到约 300-375 平方尺(≈27.87-34.84 平方米),如屯门某 20 年楼龄的二手房,实用面积 320 平方尺(≈29.73 平方米),总价 310 万港元,户型为 “开放式一居”(客厅与卧室无隔断),带独立厨卫,步行到地铁站需 15 分钟。500 万预算可升级到 400-500 平方尺(≈37.16-46.45 平方米),如元朗某屋苑的 “小两居”,实用面积 450 平方尺(≈41.81 平方米),总价 480 万港元,主卧 120 平方尺(≈11.15 平方米),次卧 80 平方尺(≈7.43 平方米),适合短期过渡。
大埔、北区(非核心)有少量选择。单价约 0.9 万 - 1.1 万港元 / 平方尺(≈9.68 万 - 11.84 万港元 / 平方米),300 万预算能买到约 270-330 平方尺(≈25.08-30.66 平方米),多为开放式户型;500 万预算可买到 400-450 平方尺(≈37.16-41.81 平方米),如大埔某二手房,实用面积 420 平方尺(≈39.02 平方米),总价 460 万港元,带小阳台,周边有菜市场和社区中心。
这个预算的房子多为 “老破小”,但胜在总价低、门槛低 —— 首付 30% 仅需 90 万 - 150 万港元,月供约 1 万 - 1.8 万港元,适合在港工作不久、预算有限的年轻人。
二、500 万 - 700 万港元预算:空间升级,覆盖新界主力区
预算提升后,能买到的实用面积增至 40-65 平方米(≈430-697 平方尺),可选择新界核心片区或九龙外围,户型从 “过渡型” 转向 “实用型”,能满足小家庭基本需求。
沙田、荃湾(核心片区)是热门。单价约 1.2 万 - 1.5 万港元 / 平方尺(≈12.91 万 - 16.14 万港元 / 平方米),500 万预算能买到约 330-415 平方尺(≈30.66-38.56 平方米),如沙田某 10 年楼龄的屋苑,实用面积 380 平方尺(≈35.3 平方米),总价 550 万港元,“大一居” 设计(主卧带步入式衣柜),步行 5 分钟到地铁站;700 万预算可买到 465-580 平方尺(≈43.2-53.9 平方米),如荃湾某新盘小户型,实用面积 520 平方尺(≈48.31 平方米),总价 680 万港元,两居室布局,厨房带操作岛台,适合三口之家。
元朗、屯门(核心地段)选择更多。单价约 1 万 - 1.2 万港元 / 平方尺(≈10.76 万 - 12.91 万港元 / 平方米),500 万预算能买到 415-500 平方尺(≈38.56-46.45 平方米),如元朗市中心某二手房,实用面积 450 平方尺(≈41.81 平方米),总价 490 万港元,带电梯和小区花园;700 万预算可买到 580-700 平方尺(≈53.9-65.03 平方米),如屯门某大型屋苑,实用面积 650 平方尺(≈60.38 平方米),总价 690 万港元,三居室(其中一个房间为 “书房级” 小次卧),配套游泳池和儿童游乐场。
九龙深水埗、黄大仙有少量两居。单价约 1 万 - 1.3 万港元 / 平方尺(≈10.76 万 - 13.99 万港元 / 平方米),700 万预算能买到约 540-700 平方尺(≈50.17-65.03 平方米),如深水埗某屋苑,实用面积 580 平方尺(≈53.9 平方米),总价 680 万港元,两居室朝南,采光良好,步行到地铁 7 分钟。
这个预算的房子兼顾 “空间” 与 “通勤”,首付约 150 万 - 210 万港元,月供 1.8 万 - 2.5 万港元,是香港普通家庭首次置业的主流选择。
三、700 万 - 1000 万港元预算:改善型需求,延伸至九龙
700 万到 1000 万港元,能买到的实用面积约 60-90 平方米(≈640-966 平方尺),可覆盖九龙非核心区和新界优质地段,户型从 “实用型” 升级为 “舒适型”,满足二胎家庭或改善需求。
九龙城、观塘(非核心)是改善首选。单价约 1.2 万 - 1.8 万港元 / 平方尺(≈12.91 万 - 19.37 万港元 / 平方米),700 万预算能买到约 390-580 平方尺(≈36.23-53.9 平方米),如九龙城某屋苑,实用面积 500 平方尺(≈46.45 平方米),总价 720 万港元,两居室带储物间,周边有 3 所评级 “优” 的小学;1000 万预算可买到 550-830 平方尺(≈51.1-77.12 平方米),如观塘某新建住宅,实用面积 700 平方尺(≈65.03 平方米),总价 950 万港元,三居室(主卧带套间),小区配会所和健身房,通勤到中环仅 20 分钟。
沙田、荃湾(高端屋苑)选择丰富。单价约 1.5 万 - 2 万港元 / 平方尺(≈16.14 万 - 21.52 万港元 / 平方米),700 万预算能买到 350-470 平方尺(≈32.51-43.66 平方米),如沙田某名校学区房,实用面积 400 平方尺(≈37.16 平方米),总价 750 万港元,因对口知名中学,溢价约 10%;1000 万预算可买到 500-670 平方尺(≈46.45-62.25 平方米),如荃湾某海景屋苑,实用面积 600 平方尺(≈55.74 平方米),总价 980 万港元,客厅带观景阳台,能看到荃湾海岸线。
新界其他区域(如大埔、粉岭)可买大户型。单价约 1 万 - 1.3 万港元 / 平方尺(≈10.76 万 - 13.99 万港元 / 平方米),1000 万预算能买到约 770-1000 平方尺(≈71.54-92.9 平方米),如大埔某低密度屋苑,实用面积 900 平方尺(≈83.61 平方米),总价 990 万港元,四居室(含一个书房),带私家花园,适合多子女家庭,但通勤到市区需 40 分钟。
这个预算的房子兼具 “品质” 与 “潜力”,首付 210 万 - 300 万港元,月供 2.5 万 - 3.6 万港元,适合家庭收入稳定、有改善需求的购房者,部分学区房或地铁盘还具备一定保值能力。
想要了解香港买房、保险、读书和香港户口,可以添加我的微v信: ZTS650 专业/分析内地人怎么在香港买房?以及每一个楼盘有哪些优点缺点、房产政策、银行贷款政策、入户,入学、都给您讲解的实实在在。博主专注香港房产10年,向每一位客户传达真实有效的信息,如果需要了解更多的话请添加我的薇v信: ZTS650和我沟通,解决您一站式问题疑惑。
四、预算之外:这些 “隐性成本” 需预留
买房不仅要算 “房款”,还需预留 10%-15% 的额外成本,避免预算卡壳。
税费是最大支出。300 万 - 500 万港元的房子,从价印花税约 1.5%-3%(4.5 万 - 15 万港元);700 万 - 1000 万港元的房子,税率 3%-4.5%(21 万 - 45 万港元)。例如 1000 万港元的房子,印花税 45 万港元,需在签约后 30 天内缴纳,需提前预留资金。
杂费不可忽略。律师费约 1 万 - 3 万港元(按房价阶梯收费),验房费约 5000-1 万港元(新盘可省略),房产登记费约 1000-3000 港元,合计约 2 万 - 5 万港元。若买二手房,还可能产生装修费(老房翻新约 500-800 港元 / 平方尺),如 700 平方尺的房子,装修费约 35 万 - 56 万港元,需纳入长期预算。
持有成本需长期规划。差饷和地租合计约每年 0.8%× 房价(如 1000 万港元的房子,年支出约 8 万港元),管理费约 2-4 港元 / 平方尺 / 月(700 平方尺的房子,月支出 1400-2800 港元)。若出租,还需缴纳物业税(租金收入的 15%),但可扣除差饷、管理费等支出。
五、预算与区域的匹配逻辑:按需选择不盲目
不同预算对应的区域和户型,本质是 “资源与空间” 的权衡 —— 核心资源(教育、通勤)和居住空间(面积、舒适度)往往难以兼得,需根据自身需求排序。
优先通勤选九龙。若工作在中环、尖沙咀,700 万预算可在观塘买小两居(通勤 20 分钟),虽面积小,但每天节省 1 小时通勤时间;若接受通勤 1 小时,同预算可在元朗买大三居,适合时间灵活的家庭。
优先教育选学区。沙田、九龙塘因名校集中,同面积房子比周边贵 10%-15%,但对有子女的家庭来说,“教育溢价” 比单纯扩大面积更有价值,如沙田某学区房,虽比同区域非学区房贵 80 万港元,但能让孩子对口 “Band 1” 中学。
优先空间选新界。1000 万预算在新界能买到 90 平方米(≈966 平方尺)的大三居,在九龙只能买到 70 平方米(≈753 平方尺)的两居,适合注重 “家人同住”“储物空间” 的家庭,尤其是有老人帮忙带娃的情况。
预算有限可 “牺牲楼龄”。同一区域内,20 年楼龄的房子比新房便宜 20%-30%,如元朗某 1990 年建成的屋苑,实用面积 500 平方尺(≈46.45 平方米),总价 450 万港元,比同地段新房便宜 100 万港元,若对 “新旧” 不敏感,性价比更高。
六、总结:预算是标尺,需求是方向
从 300 万到 1000 万港元,香港的房子从 “遮风挡雨的小窝” 变成 “舒适体面的家”,区域从新界外围延伸至九龙核心。这份预算表不仅是价格与面积的对应,更是不同生活方式的选择 —— 有人愿意为 20 分钟通勤支付更高单价,有人宁愿通勤 1 小时换一间儿童房,没有绝对的 “划算”,只有是否适合自己。
对内地人来说,不必被香港的高房价吓退,也不必盲目跟风 —— 先明确 “必须满足的需求”(如通勤时间、房间数量),再用预算框定区域,最后在可选范围内对比户型和配套。记住:在香港买房,预算决定底线,需求决定上限,找到两者的平衡点,就是最适合的选择。
想要了解香港买房、保险、读书和香港户口,可以添加我的微v信: ZTS650 专业/分析内地人怎么在香港买房?以及每一个楼盘有哪些优点缺点、房产政策、银行贷款政策、入户,入学、都给您讲解的实实在在。博主专注香港房产10年,向每一位客户传达真实有效的信息,如果需要了解更多的话请添加我的薇v信: ZTS650和我沟通,解决您一站式问题疑惑。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