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买家专访:我为什么放弃台北豪宅选香港?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陈先生坐在香港启德跑道区新家的阳台上,望着窗外缓缓驶过的天星小轮,手里端着一杯冻顶乌龙。三年前,他在台北信义区看中一套 4000 万新台币的顶层豪宅,最终却转身花了差不多的钱,在香港买下这套 1200 呎的海景房。“现在看来,这个决定让全家的生活轨迹都变宽了。” 他笑着说。
放弃台北豪宅的念头,始于儿子的留学规划。陈先生的公司做跨境贸易,常去欧美出差,深知国际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台北的国际学校选择不多,且课程体系与欧美高校衔接不够紧密。“在台北,就算住再好的豪宅,孩子要进顶尖大学还是得挤那条独木桥。” 他算过一笔账:台北豪宅的溢价主要来自地段,而香港的房子本身就带着 “国际教育通行证”。现在儿子就读于香港的国际学校,课程直接对接 IB 体系,去年暑假参加的夏令营,同学来自 12 个国家,这种环境在台北很难复制。
让他动心的还有资产的 “抗风浪能力”。2022 年台湾楼市波动时,陈先生持有的台北公寓价格跌了 8%,而他朋友在香港的房产仅微降 2%。“香港的房子像艘大船,台风天也稳当。” 他解释道,港币挂钩美元的特性,让资产多了层 “防护罩”。去年公司需要一笔美金周转,直接用香港房产做抵押,三天就拿到贷款,“在台北,用房产换外汇没这么顺畅”。如今这套启德的房子已经涨了 15%,租金回报率 3.2%,比台北豪宅的 2% 高出不少。
想要了解香港买房、保险、读书和香港户口,可以 添 加 我 的 微 信 : ZTS650 专业/分析内地人怎么在香港买房?以及每一个楼盘有哪些优点缺点、房产政策、银行贷款政策、入户,入学、都给您讲解的实实在在。博主专注香港房产10年,向每一位客户传达真实有效的信息,如果需要了解更多的话 请 添 加 + 我 的 微 信: ZTS650 和我沟通,解决您一站式问题疑惑。
交通便利性成了意外的惊喜。陈先生每月要去深圳、上海开会,从启德出发,坐高铁到深圳北只要 18 分钟,去香港国际机场 40 分钟车程。“以前在台北,去桃园机场堵车是常事,飞到香港还要转车,现在省下的时间够多开两个会。” 妻子喜欢周末去尖沙咀逛街,从家坐地铁 20 分钟就到,“信义区的商场再大,品牌种类也比不上香港,毕竟这里是国际枢纽”。
更意外的是社交圈的拓展。住在启德的小区里,邻居有马来西亚的华裔商人、英国的建筑师,还有内地来的科技公司创始人。“上次在小区会所喝咖啡,和一位做芯片贸易的邻居聊了半小时,就敲定了一笔合作。” 这种跨地域的资源整合,在台北的豪宅社区很难遇到。妻子加入了小区的妈妈社团,常和其他家长组织跨境亲子游,“上周刚带孩子去了珠海长隆,这种大湾区生活圈,以前想都没想过”。
当然,适应过程也有挑战。刚开始听不懂广东话的俚语,买菜时总闹笑话;香港的房子得精打细算空间,不像台北豪宅那样阔绰。“但住久了发现,这种紧凑里藏着效率。” 陈先生指着窗外的海滨长廊,“下楼就能跑步,便利店 24 小时开门,这种便利感是台北郊区豪宅给不了的。”
现在陈先生的台北豪宅还在出租,租金刚好覆盖香港的月供。“不是说台北不好,只是我的生活重心需要更国际化的平台。” 他看着儿子在客厅里用英文和视频里的同学讨论课题,笑着说,“房子是住的,但住在哪里,决定了孩子能看到什么样的世界。” 对他而言,放弃台北豪宅选择香港,不只是换了个居所,更是为全家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广阔天地的门。
想要了解香港买房、保险、读书和香港户口,可以 添 加 我 的 微 信 : ZTS650 专业/分析内地人怎么在香港买房?以及每一个楼盘有哪些优点缺点、房产政策、银行贷款政策、入户,入学、都给您讲解的实实在在。博主专注香港房产10年,向每一位客户传达真实有效的信息,如果需要了解更多的话 请 添 加 + 我 的 微 信: ZTS650 和我沟通,解决您一站式问题疑惑。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