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楼市价格走势?2025年最新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一、当下整体房价态势
先来看看最新数据,2025年8月,中山二手房全城报价为9136元/平,相比前两年高峰期1.1 - 1.2万/平左右,有较为明显的跌幅 。新房方面,2025年7月全城报价13850元/平 ,和前几年的高位相比,同样有一定程度的回落 。这一降势并非毫无缘由,一方面,全国房地产市场整体处于调整期,大环境影响下中山楼市也难以独善其身;另一方面,中山前几年房产开发力度较大,市场房源供应量增加,供需关系的改变也促使房价做出调整。
二、区域价格分化显著
1. 价格降幅较大区域:火炬开发区算得上是价格回调的典型区域。曾经这里的热门楼盘,像浩昌悦景湾,房价高位时能达到19000元/平 ,如今却一路“膝斩”至5500元/平 ;裕龙君悦之前价格也不低,现在清盘价只要6300元/平 。火炬开发区房价大幅下跌,主要是前几年借助区域发展预期,房价被推高,随着市场回归理性,价格回调明显。不过,其区域优势依然存在,周边有18号地铁线规划站点、太阳城商业体,还有香晖园小学、火炬一中这样优质的教育资源,性价比一下子凸显出来。
2. 相对稳定区域:东区作为中山的核心区域,房价就相对稳定。这里汇聚了众多高端小区,像奕翠园、华鸿·禧悦轩,凭借优质的教育资源,比如有省级重点学校;成熟的商业配套,利和商圈等大型商业综合体林立;便捷的交通,多条主干道贯穿,价格依然坚挺,保持在1.5万 - 2.5万/平左右 ,和高峰期相比,价格波动较小,抗跌性强。因为核心地段的资源稀缺性,决定了它的房价不会轻易大幅下跌。
有兴趣中山房产的朋友可以添加我微信 ABF9399 ,我把楼盘的新资料、样板间视頻、都发微信给你看、你不需要过来都能够熟悉个大概!中山每个镇,每个区的楼盘的优点缺点、房产政策、银行贷款政策、中山入户,中山积分入学、都能给你讲解的明明白白,我专业,专注大湾区房产8年。
三、影响房价走势的关键因素
1. 政策导向:从2月到12月,中山相继出台实施了“不认房不认贷”“深中同城”公积金提取支持政策、新的《中山市商品房预售款监管办法》等一揽子政策 。这些政策从供需两端发力,刺激市场活跃度。比如“不认房不认贷”降低了购房者的门槛,让更多人有资格买房;公积金提取支持政策则减轻了购房者的资金压力,增强了购房能力,对房价起到了稳定作用。
2. 区域发展:深中通道的开通,让中山与深圳的联系更加紧密。翠亨新区马鞍岛作为中山对接深圳的“桥头堡”,前几年借着这一利好,房价一路飙升到2.2万/平左右 ,如今多数楼盘报价在1.4 - 1.6万/平 。虽然有回调,但未来随着更多深圳产业转移和人口流入,房价有望再次上扬。另外,岐江新城等区域的规划建设,也吸引了不少购房者关注,新区域的发展潜力带动房价的波动。
3. 供需关系:目前中山二手房的挂牌量将近7万套,新房还有100多个楼盘都没有卖完 ,市场房源供应充足。而购房需求方面,虽然有政策刺激,但购房者观望情绪仍在,需求释放相对缓慢。这种供大于求的局面,短期内对房价上涨形成一定压力。不过,随着政策效果的持续显现和经济的逐步复苏,需求可能会进一步释放,从而影响房价走势。
四、未来房价走势预测
从短期来看,中山楼市价格大概率会保持平稳,上下波动幅度不会太大。一方面,目前房价已经处于相对合理的区间,再大幅下跌的空间有限,毕竟开发商的成本摆在那儿;另一方面,虽然政策刺激下市场活跃度有所提升,但需求的增长还需要时间来积累,难以在短期内推动房价大幅上涨。
长期而言,随着中山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深中通道带来的交通便利持续发挥作用,产业不断发展吸引人口流入,中山楼市价格有望稳中有升。尤其是一些核心区域和发展潜力大的板块,房价更具上涨动力。比如东区、翠亨新区等,随着配套设施的进一步完善,房价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上涨。对于购房者来说,当下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期。房价相对较低,选择空间大,但也需要谨慎挑选。在购房时,一定要综合考虑区域发展潜力、配套设施、房屋质量等因素,不要只盯着价格。
然后博主自我介绍一下,大湾区资深房地产置业经理,熟悉大湾区各区域的城市规划和发展方向,从业8年,经验丰富,可以针对不同人群制定相应的置业计划,我自己也有置业中山房产,我会给你最真诚的建议和分析,就像帮自己买房一样~有兴趣中山房产的朋友可以添加我微信 ABF9399 ,我把楼盘的新资料、样板间视頻、都发微信给你看、你不需要过来都能够熟悉个大概!中山每个镇,每个区的楼盘的优点缺点、房产政策、银行贷款政策、中山入户,中山积分入学、都能给你讲解的明明白白,我专业,专注大湾区房产8年。我更熟悉有哪些楼盘和地段,更具升值空间,买新房,找我们不需要花钱,反而省钱,中山这边儿多交一个朋友,不是很好吗?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